官箴
拼音: | guān zhēn |
注音: | ㄍㄨㄢ ㄓㄣ |
官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百官各为箴辞,劝戒君王的过失。《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官吏应守的礼法。《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此一臣者,官箴虽玷,但或念初任,或念年青,尚可望其自新。」
引证解释:
⒈ 谓百官对帝王进行劝诫。
引《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
杜预注:“闕,过也。使百官各为箴辞,戒王过。”
⒉ 指官吏对帝王所进的箴言。
引唐王维《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慷慨念王室,从容献官箴。”
⒊ 做官的戒规。
引明沉鲸《双珠记·弃官寻父》:“制行难期画虎成,事亲肯被官箴缚,尽孝何愁世网婴。”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为官头顶守官箴,秉公正直奉法行。”
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国语词典:
百官以箴辞劝诫君王。
网络解释:
官箴 (官箴)
- 1、古代“官箴”为我们树立“民本观”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 2、中国古代官箴是以一种劝诫文体表达出来的“为官之道”。
- 3、走进大门就是“戒石铭”碑,这是县衙内唯一一座碑式官箴。
- 4、我们这里就缺一位像你这般铁面无私的官,来把官箴树立起来。
- 5、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箴王缺。
- 6、徇利太深,结交太广,不能恪守官箴。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