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牌
拼音:shí èr jīn pái
注音:ㄕˊ ㄦˋ ㄐ一ㄣ ㄆㄞˊ
词性: 成语

十二金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因以'十二金牌'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十二道金牌”。

《宋史·岳飞传》:“﹝秦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於一旦!’ 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
明茅维《闹门神》:“他的喉咙忒嘬,舌尖忒鋭。是人呵,怕他气概。只当得亲捧出十二金牌。”
《孽海花》三十回:“巧了, 景王府里堂会戏, 贞贝子贞大爷一定要叫他和敷二爷合串《四杰村》,十二道金牌似的把他调了去。”
《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昨天从北京传来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她火速回去揭发交代问题。”

国语词典:

金牌,宋代用来传递赦书或最紧急命令的金字牌。十二金牌指宋秦桧以一日十二道金牌,召回正与金作战的岳飞回京。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后用以形容情况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网络解释:

十二金牌

  • 《十二金牌》是程刚执导的一部动作武侠电影,洪金宝动作导演,焦姣、秦萍、岳华、田俊、王侠、樊梅生、李昆、顾文宗、谷峰、黄宗迅等人主演,在1970上映。
  • 电影讲述岳飞破金兵期间,华山派侠士苗龙,为劫召岳飞回京的十二金牌,不惜与师妹金铄取消婚约,甚至与投靠秦桧的师傅为敌。本片荣获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1971)优等剧情片奖。
  • 十二金牌 (汉语词语)

  • 金牌作为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 十二金牌的近反义词

    • 1、秦桧用十二金牌,促岳武穆班师,阿林保恰用十数道檄文,促李忠毅出战,行迹不同,用心则一。
    • 2、丁兄,那邱启山可是跟我一个级别,听说练的是千魂斩,手中一把无影无形的斩魂刀,嗜血四方无人能敌,位居十二金牌打手之首。
    • 3、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
    • 4、五大杀手组织评出了世界十二金牌杀手。
    • 5、十二金牌马首东,郾城憔悴泪相从。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H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pái
    • 注音ㄆㄞ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HGF
    • 五行

    (1)(名)(~子、~儿)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志;上面多有文字或符号:招~|指路~|存车~子。

    (2)(名)(~子、~儿)产品的专用名称:解放~汽车。

    (3)(名)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为赌具):打~|麻将~|王~|纸~。

    (4)(名)(~子)词曲的调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