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织
拼音:huī zhī
注音:ㄏㄨㄟ ㄓ

徽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形似小旌旗。 2.泛指标志。

引证解释:

⒈ 同“徽识”。

《管子·事语》:“农夫寒耕暑耘,力归於上,女勤於缉绩徽织,功归於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十》:“徽织即徽识。 《周官·司常》注曰:‘徽识,旌旗之细也。’识或作织。”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 汉郑玄笺:“织,徽织也;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
马瑞辰通释:“按《周官·司常》贾疏两引《诗》皆作‘识文鸟章’。‘识’为正字,今作‘织’者,假借字,或通作‘帜’。”

网络解释:

徽织

  • 同“ 徽识 ”。 《管子·事语》:“农夫寒耕暑耘,力归於上,女勤於缉绩徽织,功归於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huī
    • 注音ㄏㄨㄟ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MGT
    • 五行

    (1)(名)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或符号:军~|国~|队~|党~。

    (2)(形)美好的:~号。

    (3)(名)指徽州(旧府名;府治今安徽歙县)。

    • 拼音zhī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KWY
    • 五行

    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①织布、织绸的女子;②指织女星)。棉织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