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鱼
拼音:yī yú
注音:一 ㄩˊ

衣鱼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蠹鱼。 2.紫服和鱼袋。唐制,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官位不及者,帝命赐紫服,同时赐鱼袋,以为恩宠。

引证解释:

⒈ 即蠹鱼。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衣鱼》。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十七:“衣鱼多在故书中,久不动,帛中或有之,不若故纸中多也。身有厚粉,手搐之则落。亦嚙毳衣,用处亦少。其形稍似鱼,其尾又分二歧。”
清钱谦益《丁卯元日自和前韵》:“静听儿童喧竹马,閒看几榻走衣鱼。”

⒉ 紫服和鱼袋。 唐制,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官位不及者,帝命赐紫服,同时赐鱼袋,以为恩宠。

唐李翱《韩吏部行状》:“丞相请公以行,於是以公兼御史中丞,赐三品衣鱼,为行军司马,从丞相,居於郾城。”

国语词典:

白鱼的别名。参见「白鱼」条。

网络解释:

衣鱼 (昆虫纲动物)

  • 衣鱼,亦称剪刀虫、蠹鱼、璧鱼、燕尾虫等,是一类较原始的无翅小型昆虫,属缨尾目、衣鱼科,全世界已知250种左右,我国已知20余种。该虫不仅是室内干储物的蛀虫,更是各地图书馆里普遍存在的重要档案图书文物害虫。在我国,图书馆里常见的种类有毛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台湾衣鱼(Lepisma serricom)、家衣鱼(Lepisma saccharina)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yī,yì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EU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GF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