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膏
拼音:lán gāo
注音:ㄌㄢˊ ㄍㄠ

兰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 2.一种润发香油。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

《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晋张华《杂诗》:“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
唐刘长卿《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⒉ 一种润发香油。

唐浩虚舟《陶母截发赋》:“象櫛重理,兰膏旧濡。”
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兰膏坠髮红玉春,燕釵拖颈抛盘云。”
明无心子《金雀记·合雀》:“合将令女配时髦,从教与你共处幽闺,同事兰膏。”

国语词典:

以兰脂炼成的香膏。

网络解释:

兰膏

  • 兰膏是汉语词汇,拼音为lán gāo,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
  • 字义分解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FF
    • 五行

    (1)(名)兰花。

    (2)(名)兰草。

    (3)(名)古书上指木兰:~浆。

    (4)(名)(Lán)姓。

    • 拼音gāo,gào
    • 注音ㄍㄠ,ㄍㄠ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PKE
    • 五行

    gāo

    1.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2.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gào

    1.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膏油。

    2.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膏笔。膏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