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德
拼音:zhī dé
注音:ㄓ ㄉㄜˊ

知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懂得道德。 2.知道别人施与的恩德。

引证解释:

⒈ 懂得道德。

《论语·卫灵公》:“子曰:‘ 由,知德者鲜矣。’”
《国语·周语下》:“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謫,则可以知德矣。”
明刘基《梅颂》序:“予与仲文交,敬其好学而知德也。”

⒉ 知道别人施与的恩德。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民未知德,惧若在己。”
李周翰注:“天下之有未闻知君德者,是辅臣之过,故惧若在己也。”
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韁。”

⒊ 才智与德行。

章炳麟《訄书·订孔》:“﹝孔丘﹞下比孟軻,博习故事则贤,而知德少歉矣。”

国语词典:

懂得修养品德。

网络解释:

知德

  • 【词语】:知德
  • 【释义】:1.懂得道德。 2.知道别人施与的恩德。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

    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
    • 注音ㄉㄜ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FLN
    • 五行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