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放
拼音:kuàng fàng
注音:ㄎㄨㄤˋ ㄈㄤˋ

旷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言旷达不羁。语出《晋书.向秀传》:"﹝秀﹞作《思旧赋》云:'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引证解释:

⒈ 犹言旷达不羁。

语出《晋书·向秀传》:“﹝秀﹞作《思旧赋》云:‘ 嵇意远而疎, 吕心旷而放。’”
《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范鲁公戒子孙诗,其略曰:‘……戒尔勿旷放,旷放非端士。’”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吉生如愚,山左人,故家子也,性旷放。”

国语词典:

言行豁达豪放。

网络解释:

旷放

  • 旷放,读音为kuàng fàng,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言旷达不羁。
  • 字义分解

    • 拼音kuàng
    • 注音ㄎㄨ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YT
    • 五行

    (1)(形)空而宽阔:~野|地~人稀。

    (2)(形)心境开阔:~达|心~神怡。

    (3)(动)耽误;荒废:~课|~工|~日废时。

    (4)(形)相互配合的两个零件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车轴~了|螺丝~了|这双鞋我穿着太~了。

    (5)(Kuànɡ)姓。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TY
    • 五行

    (1)(动)解脱约束:释~。

    (2)(动)任意;随便:~任。

    (3)(动)发出:~光。

    (4)(动)扩展:~大。

    (5)(动)搁;置:~在桌子上。

    (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