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本
拼音:mó běn
注音:ㄇㄛˊ ㄅㄣˇ

摹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摹本móběn

(1) 临摹真本;复制品;临摹或翻刻的书画本

copy;facsimile

引证解释:

⒈ 按原本临摹或翻刻的书画等。

宋范成大《观禊帖有感》诗之二:“寳章薶九泉,摹本范百世。”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近来市贾所售墨蹟,多从法帖中双钩,而鉴家所刻法帖,又多从摹本上石。”
峻青《地下水晶宫》:“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左面墙壁上的那幅薄浮雕‘最后的晚餐’,这是意大利名画家芬奇的那幅名画的精妙的摹本。”

⒉ 一种丝织物名称。俗称花缎。

徐珂《清稗类钞·物品·摹本》:“摹本,丝织物也,一名花累。俗称花缎。”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只见门帘开处,进来了两个人,一色打扮:穿着二蓝摹本缎羊皮袍子,元色摹本皮坎肩。”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五:“系了条雪青湖绉腰带,套了件茶青旧摹本的领架。”

国语词典:

依书画原迹摹写而成的本子。也作「模本」。

网络解释:

摹本

  • 摹本,指临摹真本;复制品;临摹或翻刻的书画本。
  • 摹本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现存的这几幅摹本也是十分难得的珍宝。
    • 2、印谱大致分原印钤拓本,木刻翻摹本、锌版翻刻本、石印、珂罗版印影本等多种,尤以明清原钤本存世稀少,收藏投资价值最高。
    • 3、真迹不传,今所传宋以来法贴刻本,皆据晋、唐人临摹本
    • 4、这种理想化的摹本是对实际情况的简单然而有用的近似。
    • 5、打开看还不如不看,临摹本,封里都粗陋,草纸如砂纸,抄字像狗爬,一个简单动作不重复十遍不收场,滥竽充数。
    • 6、奉常能得之,公求能宝之,仆既得展卷熟观,复不能自已,俾公求摹本以相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ㄛ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AJDR
    • 五行

    (动)照样子写或画;模仿:~本|~绘|~刻。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