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夜
拼音:xuān yè
注音:ㄒㄨㄢ 一ㄝˋ

宣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我国古代三种宇宙学说之一。主张天无一定形状,也非物质造成,其高远无止境,日月星辰飘浮空中,动和静都依靠"气"。见《晋书.天文志》。 2.借称测天之学。 3.指司天之官夜间宣报时辰星象等。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三种宇宙学说之一。主张天无一定形状,也非物质造成,其高远无止境,日月星辰飘浮空中,动和静都依靠“气”。见《晋书·天文志》。

《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唐孔颖达疏:“蔡邕《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絶无师説…… 虞喜云: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数,其术兼之,故曰宣夜。”
唐杨炯《浑天赋》:“客有为宣夜之学,喟然而言曰:旁望万里之横山,而皆青翠;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皆黝黑。”
清袁枚《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测天者,宣夜、浑天、昕天三家,人皆知之。”

⒉ 借称测天之学。

宋钱易《南部新书》己:“杨盈川,显庆五年待制宏文馆,时年方十一, 上元三年制举,始补校书郎,尤最深於宣夜之学。”

⒊ 指司天之官夜间宣报时辰星象等。挈壶氏,指司天之官。

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书笏珥彤,纪言事於仙室。”

网络解释:

宣夜

  • xuān yè
  • 宣夜
  • 字义分解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GJG
    • 五行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 拼音
    • 注音ㄧㄝ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WTY
    • 五行

    (1)(名)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或‘昼’相对):~晚|白天黑~|三天三~。

    (2)(名)〈方〉指天黑;入夜:天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