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布
拼音: | cì bù |
注音: | ㄘˋ ㄅㄨˋ |
次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絘布。对市肆所征的税。 2.质量较规定标准差的棉麻等织品。
引证解释:
⒈ 即絘布。对市肆所征的税。
引《周礼·地官·廛人》:“掌敛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於泉府。”
郑玄注:“布,泉也。 郑司农云:‘絘布,列肆之税布。’”
陆德明释文:“絘……本或作‘次’。”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安石曰:‘古非特什一之税而已,市有泉府之官,山林、川泽有虞衡之官,有次布、总布、质布、廛布之类甚众。’”
⒉ 质量较规定标准差的棉麻等织品。
网络解释:
次布
字义分解
- 拼音cì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次
- 五笔UQWY
- 五行金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