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
拼音:mín yàn
注音:ㄇ一ㄣˊ 一ㄢˋ
词性: 名词

民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间谚语。

引证解释:

⒈ 民间谚语。

《历史研究》1976年第2期:“周馥在两广总督任内, 广东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谚:‘穷了广东一省,富了周馥一家。’”

  • 1、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 2、本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民谚这种民间文学体裁的一些文学特征。
  • 3、民谚说:冬至不端饺子碗,耳朵冻掉没人管。今天冬至日,提醒你要吃一顿水饺保暖驱寒,如果边吃边看我的短信,天气再冷耳朵也很安全。信不信由你!
  • 4、霜降民谚:霜降见霜,米谷满仓。一年补到底,不如补霜降。霜降进补,明年打虎。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养生柿子佳。
  • 5、愤愤不平之余,笔者特意翻了成语词典,果然,除了那两个难听的成语外,尚有狗尾续貂,狗仗人势和狗彘不若,再有就是一句民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 6、民谚有“杀人不过头点地”,死则死矣,难道还非得砍头不成?所以砍头一说,无从考证。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UTE
  • 五行

(名)谚语: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