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德
拼音:fǎn dé
注音:ㄈㄢˇ ㄉㄜˊ

反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违背事物的准则。 2.恢复原来的德政。

引证解释:

⒈ 违背事物的准则。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
晋干宝《搜神记》卷六:“京房《易传》曰:‘夫妇不严,厥妖狗与豕交,兹谓反德,国有兵革。’”

⒉ 恢复原来的德政。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炎正中微,大盗易国。九县飆回,三精雾塞。人厌淫诈,神思反德。”

网络解释:

反德

  • 反德,违背事物的准则。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 字义分解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CI
    • 五行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拼音
    • 注音ㄉㄜ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FLN
    • 五行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