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觜
拼音:zhǎo zī
注音:ㄓㄠˇ ㄗ

爪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鸟类的爪和嘴。 2.指口才。

引证解释:

⒈ 鸟类的爪和嘴。

《新唐书·五行志一》:“水禽山鸟,无不驯狎。中有如人面、緑毛、紺爪觜者,其声曰‘甘’,人谓之甘虫。”

⒉ 指口才。

唐韩愈《嘲鲁连子》诗:“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
宋苏轼《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诗:“因君寄声问消息,莫对黄鷂矜爪觜。”
清黄遵宪《感怀》诗:“世儒诵《诗》《书》,往往矜爪觜。”

网络解释:

爪觜

  • 爪觜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ǎozī,出自《新唐书·五行志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zhǎo,zhuǎ
    • 注音ㄓㄠˇ,ㄓㄨㄚ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HYI
    • 五行

    zhǎo

    1. 指甲或趾甲:趾端有爪。

    2. 鸟兽的脚指:鹰爪。爪牙(喻党羽,狗腿子)。一鳞半爪。

    3. 抓。

    zhuǎ

    1. 禽兽的脚(多指有尖甲的):鸡爪子。狗爪子。

    2. 像爪的东西,这个锅有三个爪儿。

    • 拼音zī,zuǐ
    • 注音ㄗ,ㄗㄨㄟ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HXQE
    • 五行

    1. 星座,二十八宿之一。

    2. 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zuǐ

    1. 同“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