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理
拼音:nèi lǐ
注音:ㄋㄟˋ ㄌ一ˇ

内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内治。

引证解释:

⒈ 内治。详“内治”。

唐白居易《大唐故贤妃京兆韦氏墓志铭》:“妃先以《采蘩》之诚奉于上,故能助霜露之感,荐于九庙;……其餘坐论妇道,行赞内理。”
唐元稹《郑氏封才人制》:“古者天子设六宫以詔内理,是以《关雎》乐得淑女,忧在进贤,将听《鷄鸣》之诗,岂惟鱼贯之序。”

网络解释:

内理

  • 唐 白居易 《大唐故贤妃京兆韦氏墓志铭》:“妃先以《采蘩》之诚奉于上,故能助霜露之感,荐于九庙;……其馀坐论妇道,行赞内理。” 唐 元稹 《郑氏封才人制》:“古者天子设六宫以诏内理,是以《关雎》乐得淑女,忧在进贤,将听《鸡鸣》之诗,岂惟鱼贯之序。”详“ 内治 ”。
  • 同音词:内里
  • 近音词:内力 内隶 内利
  • 开头相同:内进 内寒 内厨 内色 内原 内厅 内三院 内诚 内合 内媚 内应 内骨 内书房 内样 内升 内宄 内胎 内班
  • 结尾相同:化内 鱼游釜内 券内 流内 关内 生内 省内 堆内 疏内 宇内 包举宇内 外内 衙内 统内 在内 行内 河内 意内
  • 字义分解

    • 拼音nèi,nà
    • 注音ㄋㄟˋ,ㄋㄚ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WI
    • 五行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