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彩
拼音:tíng cǎi
注音:ㄊ一ㄥˊ ㄘㄞˇ

亭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旧时办丧事用的纸扎的亭楼﹑铭旌﹑人马等,于出殡时烧化。 2.指出殡时持亭彩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办丧事用的纸扎的亭楼、铭旌、人马等,于出殡时烧化。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你就照着这个送到亭彩店内去做。”

⒉ 指出殡时持亭彩的人。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吹手、亭彩、和尚、道士、歌郎,替鲍老爹出殯,一直出到南门外。”

国语词典:

所有纸制冥器的总称。

网络解释:

亭彩

  • 亭彩,汉语词语,读音为tínɡ cǎi,意思为旧时办丧事用的纸扎的亭楼﹑铭旌﹑人马等,于出殡时烧化或出殡时持亭彩的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

    • 拼音cǎi
    • 注音ㄘㄞ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SET
    • 五行

    (1)(名)颜色:五~|~云。

    (2)(名)彩色的丝绸:剪~|张灯结~。

    (3)(名)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

    (4)(名)花样;精彩的成分:丰富多~。

    (5)(名)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

    (6)(名)对剧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魔术里用的手法:火~|~活。

    (7)(名)负伤流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