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牍
拼音:lěi dú
注音:ㄌㄟˊ ㄉㄨˊ

累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文字众多。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文字众多。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必一一载之简策,则累牘而不能尽矣。”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故论一体,製实多端,或分著作之一篇,或括撰述之总部,多则累牘,少亦单行,要皆词出一口,撰成一手。”

网络解释:

累牍

  • 累牍(lěi dú),形容文字众多。
    • 1、一群人热诚地踏上旅途,对他们的旅行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描写,并将详尽记述带回故乡。
    • 2、之后便是递呈国书诏告四方,传说,皇兄接到那长篇累牍的国书之后,越看眉头皱的越加厉害,直到看到最后一行小字“原王子妃永安主执东帐。 ()
    • 3、喻天下,在我看来这长篇累牍一句话就可。
    • 4、经理看了看说:"只须几句话交代即可,何必写得如此连篇累牍呢?"。
    • 5、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 6、沉默的人最可怕,如果她长篇累牍地说上一通,与会者还可以听听其语气,判断其用意,可人家只说了可数的几个字,似乎为她此行蒙上了更为神秘的面纱。

    字义分解

    • 拼音léi,lěi,lèi
    • 注音ㄌㄟˊ,ㄌㄟˇ,ㄌㄟ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LXIU

    • 拼音
    • 注音ㄉㄨ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HGD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2)(名)文件;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