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直
拼音:qiào zhí
注音:ㄑ一ㄠˋ ㄓˊ

峭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严峻刚正。

引证解释:

⒈ 严峻刚正。

《后汉书·第五伦传》:“伦虽峭直,然常疾俗吏苛刻。”
《新唐书·刘祎之传》:“父子翼 ……峭直有行,尝面折僚友短,退无餘訾。”
《宋史·包拯传》:“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实,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诗:“迂踈每恕散人狂,峭直应知君子性。”

国语词典:

刚直严厉。

网络解释:

峭直

  • 峭直,读音是qiào zhí,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严峻刚正。
    • 1、其实,这正是包拯峭直的禀性。
    • 2、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用。
    • 3、由于张居正心里忌惮海瑞的“峭直”,因此尽管朝内朝外有多人举荐起用海瑞,他都不应允。
    • 4、开封府的花卉则颇府衙特色,每一个造型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如“峭直清廉”、“清正廉明”等,透着“开封府”的清官文化。
    • 5、这种中庸人格既有重现实、讲实际、倡和谐等突出的优长,也包括了搞调和、易守旧、求自保,缺乏峭直不平之气等消极因素。
    • 6、你有胆空手尝试攀登一座峭直的山壁吗? 

    字义分解

    • 拼音qiào
    • 注音ㄑ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MIEG
    • 五行

    (1)(形)山势又高又陡:~壁|陡~|悬崖~壁。

    (2)(形)比喻严厉:~直。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HF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