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官
拼音: | zhí guān |
注音: | ㄓˊ ㄍㄨㄢ |
职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官职。 2.各级官员的统称。
引证解释:
⒈ 犹官职。
引《左传·成公九年》:“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
唐元稹《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岌不肖,能言先将军之职官,而不能知先将军之勋业矣。”
⒉ 各级官员的统称。
引《左传·定公四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闕巩、沽洗, 怀姓九宗,职官五正。”
《新唐书·陆贽传》:“财赋不足以供赐,而职官之赏兴焉。”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小人虽卑微,也是个职官,岂不晓得法度,干这样犯死的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上海道批了出来,大致説控告职官,本道没有权力去移提到案。”
国语词典:
文武百官的通称。如史籍、政书多有职官志、职官考之类。
网络解释:
职官
职官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案例教育方法不仅体现在职医、职官教育之中,也体现在吏员训练和艺徒训练等方面。
- 2、先秦时期,完整的监察制度尚未形成,只出现为数甚少的监察职官,而且他们都是一身二任,并非专事监察。
- 3、据仙师韩卢说,兰茂先生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父辈随傅友德征云南,作为河南洛阳遣戍入滇的军户来到了嵩明,兵患平息后,其父留任嵩明杨林御守千户所职官。
- 4、应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将各州军的使院和州院塥署,并为一院;职官厅差人干的杂役,可派给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担,将那些本不该承担公役的人,全部放回农村。
- 5、升官图为古代博戏之一,其形制乃于纸上备载文武职官名衔,编排成图。
- 6、封建职官制度出现的内外有别、名实不符、职权分离等怪现象,皆与幕府制度有关。
字义分解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11
- 繁体職
- 五笔BKWY
- 五行火
(1)(动)记。
(2)(名)职位:~别|~称|~分|~官|~衔|~志|~责。
(3)(代)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等奉命。
(4)(动)掌管:~掌。
(5)(连)〈书〉由于:~是之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