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堡
拼音:dūn pù
注音:ㄉㄨㄣ ㄆㄨˋ

墩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墪堡"。 2.报警台和堡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墪堡”。报警台和堡垒。

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既省墪堡守望之戍,并免舟楫营缮之需。”
《明史·翁大立传》:“边关千里,悉遭洪水,墩堡倾頽,何恃以守。”

网络解释:

墩堡

  • 墩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ūn pù,意思是报警台和堡垒。
  • 字义分解

    • 拼音dūn
    • 注音ㄉㄨㄣ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FYBT
    • 五行

    (1)(名)土堆。

    (2)(名)大而厚的木头或用砖石、水泥砌成的基础:门~。

    (3)(量)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两~谷子。

      • 拼音bǎo,bǔ,pù
      • 注音ㄅㄠˇ,ㄅㄨˇ,ㄆㄨ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KSF
      • 五行

      bǎo

      1.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垒。城堡。桥头堡。

      2.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

      1.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堡子。马家堡。

      1. 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十里堡。

      与墩堡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