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会
拼音:gǎn huì
注音:ㄍㄢˇ ㄏㄨㄟˋ

赶会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赶赴庙会。

引证解释:

⒈ 赶赴庙会。

清洪昇《长生殿·弹词》:“这里新到一个老者,弹得一手好琵琶。今日在鷲峰寺赶会,因此大家同去一听。”
《歧路灯》第三回:“若逢晴朗天气,这些城里乡间,公子王孙,农父野老,贫的、富的、俊的、丑的,都来赶会。”
刘真《春大姐》:“﹝玉春﹞穿上用明华给他的丝线绣的花鞋赶会来了。”

国语词典:

参加庙会。

如:「庙会一到,村民都赶会去了。」

网络解释:

赶会

  • 《赶会》是一部由陈方千执导的戏曲片,朱光海等人参加演出。
    • 1、坚持读书,要永远走在你周围人的前面,追赶别人和被别人追赶会造就两种不同的气度。
    • 2、一些领导热衷于应景活动,像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一样,整天夹个皮包赶会场。
    • 3、昨日,汉剧《断桥》、《柴房会》、《扈家庄》以及楚剧《推车赶会》在黄鹤戏楼上演,戏迷们叫声不断。
    • 4、高跷在阳泉地区普遍流行,多于赶会时集队表演。 
    • 5、联系我时,请一定说明在赶会网看到的,谢谢!

    字义分解

    • 拼音gǎn
    • 注音ㄍㄢ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FK
    • 五行

    (1)(动)(基本义):追:

    (2)(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路|~任务|他骑着车飞也似地往厂里~。

    (3)(动)驾御:~驴|~大车。

    (4)(动)驱逐:~苍蝇。

    (5)遇到(某种情况);趁着(某个时机):~巧|~上一场雨。

    (6)(介)用在时间词前面表示等到某个时候:~明儿咱们也去|~年再回家。

    • 拼音huì,kuài
    • 注音ㄏㄨㄟˋ,ㄎㄨ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CU
    • 五行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