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亡
拼音:sàn wáng
注音:ㄙㄢˋ ㄨㄤˊ

散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散亡sànwáng

(1) 分散丢失

书籍散亡
disperse and loss

(2) 离散逃亡

粮饷莫继,士卒散亡
become separated in flight

引证解释:

⒈ 离散逃亡。

《管子·宙合》:“百姓不养,则众散亡。”
《史记·高祖功臣候者年表》:“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清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粮餉莫继,士卒散亡。”

⒉ 指散亡之众。

《北齐书·魏兰根传》:“宝寅至雍州,收辑散亡,兵威復振。”
宋文天祥《告先太师墓文》:“收拾散亡,息于海隅。”

⒊ 散失。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
宋苏轼《郊祀奏议》:“秦燔《诗》《书》,经籍散亡。”
鲁迅《三闲集·<世界近代短篇小说集>小引》:“将零星的小品,聚在一本里,可以较不容易于散亡。”

网络解释:

散亡

  • 散亡,汉语词汇。
  • 拼音:sàn wáng
  • 释义:1、指离散逃亡。2. 指散亡之众。3. 散失。
  • 语出《管子·宙合》:“百姓不养,则众散亡。”
    • 1、当此之时,纣尚在上,尊卑昏乱,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暇食民。
    • 2、刘封在这个军心涣散士卒散亡殆尽的关口还能守在垂死之中的义父刘备身边,可见其忠,若要他为“以后”。
    • 3、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
    • 4、毒大息,念在钱财散亡,恐不得久保,疾病连年,不离枕席,医所不愈,结气不解,计念之日夜羸劣,饭食复少,不能消尽谷,五藏不安,脾为不磨,是正在不全之部短气。
    • 5、桑仲既败还襄阳,乃鸠集散亡陷邓州,凶焰复炽。
    • 6、我终于找到了散亡多年的父亲。

    字义分解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ETY
    • 五行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 拼音wáng,wú
    • 注音ㄨㄤˊ,ㄨ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NV
    • 五行

    wáng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1. 古同“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