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合
拼音:jiū hé
注音:ㄐ一ㄡ ㄏㄜˊ

鸠合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鸠合jiūhé

(1) 聚合;集合

get together

引证解释:

⒈ 聚集,纠合。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鳩合遗散,期年之閒,得万餘人。”
《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骨咄禄之子闕特勤鳩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
《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 自成乃鳩合溃散,走平阳。”
朱自清《看花》:“便由那提议人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

⒉ 搜集;编集。

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吴平后, 寿乃鳩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国语词典:

集合、召集。《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桓传》:「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闲,得万余人。」《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虽复时有鸠合同志,以谋王室,然上非奥主,下皆市人。」也作「纠合」。

网络解释:

鸠合

  • 鸠合,同“纠合”,汉语词汇。
  • 拼音:jiū hé
  • 释义:多用于贬义的集合,纠合党羽,图谋不轨。
    • 1、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
    • 2、迁汤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 
    • 3、会我兵东返,自成乃鸠合溃散,走平阳。
    • 4、策讨丹杨七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馀民,鸠合遗散。
    • 5、这几名小偷互相鸠合,协同作案。
    • 6、所以每遇战事,兵将只是临时鸠合,部队自然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字义分解

    • 拼音jiū
    • 注音ㄐㄧㄡ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QYG
    • 五行

    (1)(名)鸽子一类的鸟;常见的有斑鸠、山鸠等。

    (2)(动)聚集:~合|~集|~居。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