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硾纸
拼音:bì zhuì zhǐ
注音:ㄅ一ˋ ㄓㄨㄟˋ ㄓˇ

碧硾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一种写经用的纸。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写经用的纸。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经书则造於成都,用碧硾纸销银书之。”

网络解释:

碧硾纸

  • 碧硾纸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zhuì zhǐ ,意思是古代一种写经用的纸。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GRDF
    • 五行

    (1)(名)青绿色的玉。

    (2)(名)青绿色:~空|~波|金~辉煌。

    • 拼音zhuì,chuí,duǒ
    • 注音ㄓㄨㄟˋ,ㄔㄨㄟˊ,ㄉㄨㄛ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DTGF

    zhuì

    1. 古同“缒”,拴上重物往下沉:“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

    2. 揣量物体的重量。

    chuí

    1. 捣,敲打:“第一池纸匀硾之,易软少毛。”

    duǒ

    1. 石头。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