篼子
拼音:dōu zi
注音:ㄉㄡ ㄗˇ

篼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篼子dōuzi

(1) 走山路坐的竹轿,一般用竹椅子捆在两根竹竿上做成

bamboo sedan

引证解释:

⒈ 同“兜子”。一种只有坐位而无轿厢的便轿。

《正字通·竹部》:“篼,竹舆也,箯之别名,俗谓篼子。”

国语词典:

上山时坐的轿子。唐.薛调《无双传》:「领一篼子入,谓仙客曰:『此无双也,今死矣。』」也作「兜轿」、「兜子」。

网络解释:

篼子

  • 篼子是个汉语词语。
    • 1、最近这几年,他又迷上了竹雕,常去罗田、英山挖竹篼子
    • 2、千百年来,山民以烤篼子火、饮老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象征,流传着“老米酒、篼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谣。 
    • 3、但只要生产队出的钟声一响,不管心里多少不情愿,穿着薄衣单袄的乡亲,还是一个接一个,缩着脖子,挑着篼子,抖抖瑟瑟走出家门,来到塘边。
    • 4、胡师傅说,多年前,六合人择菜、洗菜、买菜用篮子,淘米用竹篼子,吃饭用竹筷子,筢子、梯子都是竹制品。
    • 5、“老米酒啊,篼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外婆教给我的当地民谣,实至名归。
    • 6、火车站候车,很多人在挤,前面的人挤得很厉害,抬头刚要发火,发现是一个头发半白、干瘦、却背了一个超大布篼子的农民。

    字义分解

    • 拼音dōu
    • 注音ㄉㄡ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QRQ
    • 五行

    (名)竹、藤、柳条等做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