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币
拼音: | guó bì |
注音: | ㄍㄨㄛˊ ㄅ一ˋ |
国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国家规定的货币。 2.旧指中国国定的银本位货币。清宣统二年(1910年),规定国币单位,定名曰"圆"。1935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币,采用法币,沿称国币。
引证解释:
⒈ 国家规定的货币。
引《管子·山至数》:“国币尽在下,币轻穀重。”
⒉ 旧指中国国定的银本位货币。 清宣统二年(1910年),规定国币单位,定名曰“圆”。1935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币,采用法币,沿称国币。
国语词典:
由政府铸造而通行于全国的钱币。
网络解释:
国币
字义分解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國
- 五笔LGYI
- 五行木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与国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