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蚤
拼音:tí zǎo
注音:ㄊ一ˊ ㄗㄠˇ

蹄蚤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蹄趾与脚爪。蚤,通"爪"。

引证解释:

⒈ 蹄趾与脚爪。蚤,通“爪”。

《墨子·非乐上》:“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絝屨。”
毕沅校注:“蚤即爪假音。”

网络解释:

蹄蚤

  • 蹄蚤是汉语词汇,读音tízǎo,意思是蹄趾与脚爪。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ㄧ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HUH
    • 五行

    (名)马、牛、羊等动物生在趾端的角质物;也指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子|~儿。

    • 拼音zǎo
    • 注音ㄗ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YJU
    • 五行

    (名)跳蚤。〈古〉又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