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傩
拼音:xiāng nuó
注音:ㄒ一ㄤ ㄋㄨㄛˊ

乡傩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本《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傩,驱逐疫鬼。"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大儺”。参见“大儺”。

语本《论语·乡党》:“乡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阶。”
何晏集解:“儺,驱逐疫鬼。”
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宋徐铉《除夜》诗:“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儺羡小儿。”
宋陆游《书适》诗:“山果啼呼觅,乡儺喜笑随。”

网络解释:

乡傩

  • 乡傩是汉语词语,拼音xiāng nuó,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TE
    • 五行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 拼音nuó
    • 注音ㄋㄨㄛ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CWY
    • 五行

    (名)〈书〉旧时迎神赛会;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