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肠
拼音:tòng cháng
注音:ㄊㄨㄥˋ ㄔㄤˊ

痛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悲痛忧伤的心肠。 2.犹衷肠;衷情。内心的话或情感。

引证解释:

⒈ 悲痛忧伤的心肠。

元冯子振《十八公赋》:“循十日之故步,惊九迴之痛肠。”

⒉ 犹衷肠;衷情。内心的话或情感。 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熊登朴﹞以公差入京謁江陵。

江陵留之坐,温语慰劳之,曰:‘足下今渐进可喜,努力修职,峻擢不难。我词林衙门痛痒相关,我此语亦出痛肠也。’”
明陈汝元《金莲记·生离》:“既事同兄弟,反兵之讐可报;而途分邪正,盖棺之论始彰。出自痛肠,裁诸尊意。”

网络解释:

痛肠

  • 痛肠,汉语词汇。
  • 拼音:tòng cháng
  • 释义:1、悲痛忧伤的心肠。2、犹衷肠;衷情。内心的话或情感。
  • 字义分解

    • 拼音tòng
    • 注音ㄊㄨㄥ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CEK
    • 五行

    (1)(形)悲伤:~心。

    (2)(形)尽情地;深切地;彻底的:~快。

    (3)(形)疼痛。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ENRT
    • 五行

    (~子)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开头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起消化和吸收作用。也叫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