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素
拼音:shù sù
注音:ㄕㄨˋ ㄙㄨˋ

束素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犹束帛。用作礼品。

引证解释:

⒈ 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南朝梁张率《楚王吟》:“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
《宣和遗事》前集:“裁云剪雾製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⒉ 犹束帛。用作礼品。

《旧五代史·晋书·郑沅传》:“有属邑令,因科醵拒命,密以束素募人阴求其过,后竟停其职。人甚非之。”
宋陶穀《清异录·人事》:“魏仁浦长百僚,提奬单隐巗至列郎……而隐巗至,以束素赠别。”

国语词典:

一束绢帛。用以形容美人腰肢的苗条。

网络解释:

束素

  • 束素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shù sù,
  • 释义:1、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 2、犹束帛。用作礼品。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KII
    • 五行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XIU
    • 五行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