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翰
拼音:shū hàn
注音:ㄕㄨ ㄏㄢˋ

书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引证解释:

⒈ 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书翰幸閒暇,我酌子縈絃。”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
王利器集解:“《类説》……‘勿勿’俱误作‘匆匆’。”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董小宛﹞七八岁时,阿母教以书翰,輒了了。”
许杰《鲁迅与蒋径三》:“《孤雁》是一本书翰的小说集。”

国语词典:

笔为羽翰所制,因此称笔所书者为「书翰」。

网络解释:

书翰

  • 书翰是一个词语,拼音是shū hàn ,释义为书信。
    • 1、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 2、上时权势虽重,而众情犹有疑惑,晏便专心奉事,军旅书翰皆委焉。
    • 3、酒席上,安禄山对哥书翰说我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
    • 4、究竟上,是那种要回复的书翰
    • 5、弟子虹福请我为她的书斋取个名并为之手书翰墨。
    • 6、德行绝,忠直绝,博学绝,文词绝,书翰绝。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JWN
    • 五行

    〈书〉(名)原指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