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埝
拼音: | zǐ niàn |
注音: | ㄗˇ ㄋ一ㄢˋ |
子埝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称"子堤"。 2.为防止洪水漫溢决口,在堤顶上临时加筑的小堤。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子堤”。为防止洪水漫溢决口,在堤顶上临时加筑的小堤。
国语词典:
洪水上涨时,为防止洪水漫溢决口,在堤顶上临时加筑的小堤。
网络解释:
子埝
- 1、由于子埝没有建设牢固,洪水最后还是淹没了小村。
- 2、组织宁河县、汉沽区抢搭蓟运河堤防子埝,确保蓟运河堤防安全。
- 3、信阳市平桥区大山庙水库副坝开始漫水,当地防办立即组织人员抢险,调运编织袋、麻袋加高子埝进行堵复。
- 4、面对突发的险情,市防办和宁河、汉沽两区县及时采取防汛调度措施,抢搭堤防子埝,全力提闸排水,目前河道水位已明显回落,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
- 5、元阳子埝须笑道“徒儿免礼,从今天起,你就是本门第三十九代俗家弟子了,也是老道的关门弟子,赐名天麟。
- 6、不到十分钟,一排坚实的防洪子埝就构筑完成。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子埝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