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征
拼音: | nà zhēng |
注音: | ㄋㄚˋ ㄓㄥ |
纳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即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参见“纳币”。
引《仪礼·士昏礼》:“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
郑玄注:“徵,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
贾公彦疏:“纳此,则昏礼成,故云徵也。”
《晋书·礼志下》:“江左以来,太子婚,纳徵用玉璧一,兽皮二,未详何所準况。”
《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
国语词典:
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第四礼。男方择一吉日,送礼物章服到女家的礼节。
网络解释:
纳征
字义分解
- 拼音nà
- 注音ㄋㄚˋ
- 笔划7
- 繁体納
- 五笔XMWY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