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才
拼音:fēi cái
注音:ㄈㄟ ㄘㄞˊ

非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2.用为自谦之辞。

引证解释:

⒈ 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晋干宝《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陈希閔以非才任官,庶事凝滞。”

⒉ 用为自谦之辞。

唐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又八年, 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

国语词典:

才能不适任,常用于谦称。

网络解释:

非才

  • 非才是汉语词语,拼音fēi cái,解释为无能,不才。
  •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