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
拼音: | yī cháng |
注音: | 一 ㄔㄤˊ |
一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长处。
一个首领。
一旦滋长。
引证解释:
⒈ 一种长处。
引汉王充《论衡·自纪》:“食千钟之禄,无一长之德,乃可戏也。”
宋张实《流红记》:“恨无一长,不能图报,早暮愧惧,莫知所为。”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但此人或有一长可取,亦未可知。”
⒉ 一个首领。
引《逸周书·武顺》:“三伯一长曰佐,三佐一长曰右,三右一长曰正,三正一长曰卿,三卿一长曰辟。”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唐孔颖达疏:“龙是鱼鮪之长,凤是飞鸟之长,麟是走兽之长,龟是甲虫之长,饮食所须唯此四物,四物之内各举一长。”
⒊ 一旦滋长。
引《陆象山语录》卷下:“此风一长,岂不可惧?”
网络解释:
一长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一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