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鹘
拼音: | tǔ hú |
注音: | ㄊㄨˇ ㄏㄨˊ |
吐鹘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金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引证解释:
⒈ 金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引《金史·舆服志下》:“金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其束带曰吐鶻……吐鶻,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
明袁华《完颜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铁崖先生先生赋长歌以谢率余同作》诗:“瑞玉龙环四带巾,柘袍吐鶻装麒麟。”
网络解释:
吐鹘
字义分解
- 拼音tǔ,tù
- 注音ㄊㄨˇ,ㄊㄨˋ
- 笔划6
- 繁体吐
- 五笔KFG
- 五行土
tǔ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tù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