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根
拼音:bí gēn
注音:ㄅ一ˊ ㄍㄣ

鼻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鼻梁上端与额部相连处。 2.佛教语。谓鼻,六根之一。

引证解释:

⒈ 鼻梁上端与额部相连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泉州有客卢元钦染大疯,惟鼻根未倒。”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检肉尸》:“鼻根、鼻準。”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她这样想着,突然间鼻根一酸,眼泪涌上了美丽的眼圈。”

⒉ 佛教语。谓鼻,六根之一。参见“六根”。

宋陶穀《清异录·陈设·青纱连二枕》:“舒雅作青纱连二枕,满贮酴醿木犀瑞香散蕊,甚益鼻根。”
清龚自珍《五重义证》:“又观世音用耳根, 香积佛众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师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証。”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五官之谓五根,译佛书语也, 惠、潮、嘉应之客籍,谓耳为耳根,谓鼻为鼻根。”

网络解释:

鼻根

  • 为鼻梁上端两眶之间的部分。
  • 鼻根点位于鼻的上部,为额鼻缝和正中矢状面的交点。此测点在眉间甚为突出的个体中较易确定。确定方法:将拇指和食指按放在鼻根部(鼻梁最凹处的稍上方),用食指触摸鼻根外侧部的骨缝,然后由此横向正中线的部位以探得此侧点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HLJ
    • 五行

    (1)(名)(~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通道:~孔|~腔|~涕。

    (2)(名)〈书〉开端:~祖。

    • 拼音gēn
    • 注音ㄍ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VEY
    • 五行

    (1)(名)(~儿)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分直根和须根两大类。根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

    (2)(名)比喻子孙后代。

    (3)(名)方根的简称。

    (4)(名)代数方程的解。

    (5)(名)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6)(名)(~儿)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耳~|舌~|墙~|~基|~底。

    (7)(名)(~儿)事物的本原;人的出身底细:祸~|刨~问底|我们是老街坊;彼此都知~知底。

    (8)(副)根本地;彻底:~究|~治|~绝。

    (9)(名)依据;作为根本:~据|无~之谈。

    (10)(~儿)(量)用于细长的东西:两~筷子|一~无缝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