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钱
拼音: | liào qián |
注音: | ㄌ一ㄠˋ ㄑ一ㄢˊ |
料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引证解释:
⒈ 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引唐白居易《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诗:“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二》:“汉隐帝时,有人上言:‘州府从事令録,皆请料钱,自合雇人驱使,不合差遣百姓丁户。’”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三:“燕恭肃王轻施厚费,不计有无,常预借料钱,多至数岁。”
国语词典:
唐宋职官薪制中,除官俸外,另给的粮食或折换的钱。
网络解释:
料钱
字义分解
- 拼音liào
- 注音ㄌ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料
- 五笔OUFH
- 五行火
(1)(动)预料;料想:~事如神|不出所~。
(2)(名)(~儿)材料;原料:木~|燃~|布~|加~|备~。
(3)(名)给牲口吃的谷物:草~|~豆儿|多给牲口加点~。
(4)(名)制做作料器或燃料的原料:~货。
(5)(量)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药。
(6)(量)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