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责
拼音: | fǎn gōng zì zé |
注音: | ㄈㄢˇ ㄍㄨㄥ ㄗˋ ㄗㄜˊ |
词性: | 成语 |
反躬自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反躬自责
(1) 反过来进行自我责备,意为对自己的言行,思想进行反思,检查
英
引证解释:
⒈ 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引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特别是潼关南原战败之后,这种反躬自责的心情更甚。”
国语词典:
回过头来责备自己。《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陛下以忧天下为心,反躬自责。」《清史稿.卷二一.穆宗本纪》:「反躬自责,保全名节,副皇考委任之意。」也作「反躬自问」。
网络解释:
反躬自责
- 1、发而不中,不要怨天尤人,尤其不要埋怨射中者,而是要“反而求诸己”,反躬自责,冷静反思,找出自身的原因。
- 2、也正因为这样,当他到了垂暮之年,还在不断地反躬自责,说西路军的失败,使他长期愧悔交加,余痛在心。
- 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不反躬自责,而是公示三毛钱的欠费学生,就让这个原本可以谅解的耻罚处于非议之中。
- 4、然而,男性社会丝毫没有通过这个故事反躬自责,反而腆颜以“秋胡戏”。
字义分解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反
- 五笔RCI
- 五行水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与反躬自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