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
拼音:ruǎn tǐ dòng wù
注音:ㄖㄨㄢˇ ㄊ一ˇ ㄉㄨㄥˋ ㄨˋ
词性: 名词

软体动物的意思

词语解释:

软体动物ruǎntǐ dòngwù

(1) 动物学术语,无脊椎动物的一门,体柔软,无环节,足是肉质,多数具有硬壳。如蚌、螺、蜗牛、乌贼等

mollusca

引证解释:

⒈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体柔软,没有环节,两侧对称,足是肉质,多数具有钙质的硬壳,生活范围很广,水中和陆地上都有,如蚌、螺、蜗牛、乌贼等。

国语词典:

动物界中一大门。身体柔软不分节,具外套膜,个体藏于由其分泌保护性介壳内,体腔简化,腹面具有发达的肌肉质足,口在前端,多有齿舌及开放式循环系。如蚌、蛤、乌贼、蜗牛等。

网络解释:

软体动物

  • 软体动物(拉丁学名:Granulifusus kiranus)是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动物,是除节肢动物外最大的类群,约10万种。
  • 体制的差异很大,但有共同的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
    • 1、我敢发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全身长满棘刺的软体动物
    • 2、狼鱼,尽管它外貌可怕,但不吃其他鱼类,只吃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棘皮动物。
    • 3、他向我转过脸来缓缓地伸出一只手,这手像是一种软体动物,探摸着我的脸部轮廓。
    • 4、我举起了它而且发现单壳软体动物凸出的逐退又发黏脚,仍然以沙子涵盖。
    • 5、如昆虫、软体动物、软骨鱼、有尾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的受精。
    • 6、著名的软体动物化石群,加拿大的布尔吉斯页岩化石群,正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所谓的“多样性”。

    字义分解

    • 拼音ruǎn
    • 注音ㄖㄨ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QWY

    (1)(形)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柔~|~木。

    (2)(形)柔和:~风|~语。

    (3)(形)软弱:两腿发~|欺~怕硬。

    (4)(形)能力弱;质量差:工夫~|货色~。

    (5)(形)容易被感动或动摇:耳朵~。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SGG
    • 五行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 拼音dò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CLN
    • 五行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 拼音
    • 注音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RQR
    • 五行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