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晦
拼音:míng huì
注音:ㄇ一ㄥˊ ㄏㄨㄟˋ

明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暗;晴阴。

人世与阴间。

引证解释:

⒈ 明暗;晴阴。

南朝梁武帝《拟明月照高楼》诗:“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
宋曾巩《拟岘台记》:“若夫雪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暘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清徐昂发《雁门关》诗:“嵐光自摩荡,巖壑递明晦。”

⒉ 人世与阴间。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免离,下视汤火,岂復低身而卧其间乎?且夫据其生死,明晦未殊,学仙成败,则无所异。吾已得炼形之术也。”

网络解释:

明晦

  • 明晦,读音míng huì,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明暗;晴阴。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EG
    • 五行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huì
    • 注音ㄏㄨㄟ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TXU
    • 五行

    (1)(名)夏历每月的末一天:~朔。

    (2)(形)昏暗;不明显:~涩|隐~。

    (3)(名)夜晚:风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