猢狲
拼音:hú sūn
注音:ㄏㄨˊ ㄙㄨㄣ
词性: 名词

猢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猢狲húsūn

(1) 猴子的别称

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西游记》
mon1

引证解释:

⒈ 猕猴的一种,身上有密毛,生活在我国北方山林中。亦泛称猴子。

唐黄幡绰《嘲刘文树》诗:“文树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文树。”
宋杨万里《无题》诗:“坐看猢猻上树头,旁人只恐堕深沟。”
《说岳全传》第七八回:“这普风失了禪杖,就似猢猻没棒弄了,心慌意乱,驾起金光要走。”

国语词典:

猕猴的别名。参见「猕猴」条。

网络解释:

猢狲 (动物)

  • 猢狲,泛指灵长类动物,特指北方猕猴。
  • 园丘遍野都是猢狲的踪迹,它们靠橡树嫩芽 与青橡果过活。
    • 1、实际上,她是暗示树倒猢狲散。
    • 2、等他想重新组织上访时,已是树倒猢狲散的局面了。
    • 3、船沉鼠搬家,树倒猢狲散。
    • 4、那个黑帮老大被捕入狱,他的手下也就树倒猢狲散。
    • 5、擒贼先擒王,抓住匪首,匪帮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 6、在我们国家里,英雄人物辈出,难道不什得我们为他们树倒猢狲散么?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TDE
    • 五行

    (名)猢狲;猕猴的一种;生活在我国北方山林中。

    • 拼音sūn
    • 注音ㄙㄨ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TBI
    • 五行

    〔猢狲〕hú sūn(名)猕猴的一种;生活在我国北方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