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惶失色
拼音:jīng huáng shī sè
注音:ㄐ一ㄥ ㄏㄨㄤˊ ㄕ ㄙㄜˋ
词性: 成语

惊惶失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惊慌惶恐得失了常态。

亦作:惊慌失色

引证解释:

⒈ 惊慌惶恐得失了常态。

元孔齐《至正直记·罗太无高节》:“司徒称名大呼,以首触扃。从官偕至者,动以百骑,惊惶失色。”
亦作“惊慌失色”。 《三侠五义》第七三回:“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网络解释:

惊惶失色

  • 惊惶失色,读音jīng huáng shī sè,汉语词语,意思是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 1、刘庆惊惶失色,连连道歉,退到一旁,低头不再言语。
    • 2、少时走完兴化街,上了南桥,前面行人见了他都惊惶失色,纷纷夺路闪避。
    • 3、年轻男子见到神秘人的匕首,惊惶失色,年轻男子的头渐渐消失,不一会整个人都消失不见了。
    • 4、莫妖离刚要张口,从背后的迷雾就穿来一声惊天震地的巨大吼声,声音环绕整个迷雾一直在持续,此刻在混乱迷雾的所有人皆惊惶失色,纷纷往外逃跑。
    • 5、龙姓修士闻言终于彻底清醒了过来,感激的看了任清风一眼,接着立即祭出法宝疯狂的杀向了惊惶失色的“清河第三龟”。
    • 6、甚至伸手抚了一下素素那惊惶失色的小脸,安慰她道别怕,我会没事的。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YIY
    • 五行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RGG
    • 五行

    (动)恐惧:惊~|诚~诚恐。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WI
    • 五行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