谇帚德锄
拼音:suì zhǒu dé chú
注音:ㄙㄨㄟˋ ㄓㄡˇ ㄉㄜˊ ㄔㄨˊ
词性: 成语

谇帚德锄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誶帚德耡”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 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语。”
元吴莱《狙赋》:“分房割奥,誶帚德耡。”

网络解释:

谇帚德锄

  • 谇帚德锄是一个汉字成语,拼音是suì zhǒu dé chú,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 字义分解

    • 拼音suì
    • 注音ㄙㄨㄟ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YWF
    • 五行

    (1)(动)斥责;责骂。

    (2)(动)谏诤;直言规劝。

    • 拼音zhǒu
    • 注音ㄓㄡ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PMH
    • 五行

    (名)笤帚;扫帚:炊~|扫~星|敝~自珍。

    • 拼音
    • 注音ㄉㄜ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FLN
    • 五行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

    • 拼音chú
    • 注音ㄔㄨ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EGL
    • 五行

    (1)(名)松土和除草的用具:~头。

    (2)(动)用锄松土除草:~地。

    (3)(动)铲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