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勋
拼音:kāi guó yuán xūn
注音:ㄎㄞ ㄍㄨㄛˊ ㄩㄢˊ ㄒㄨㄣ
词性: 成语

开国元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开国元勋kāiguó yuánxūn

(1) 原义是指为建立一个政权而立下大功的人,现在常用来比喻一个单位、一个事业的发起人与创办人

他也是我们公司的开国元勋
elder statesmen or general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founding of a new pioneer nation or dynasty

引证解释:

⒈ 指创建国家立大功的人。

《明史·刘台传》:“祖宗朝,非开国元勋,生不公,死不王。”
清蒋士铨《桂林霜·叛噬》:“把开国元勋自担,威名播,似章邯。”
《诗刊》1977年第9期:“敬您‘持枪跃马经殊死’,开国元勋建奇功。”

国语词典:

对创建国家或建立政权有极大贡献的人。

如:「凡是开国元勋,在正史里都会记载他们的丰功伟绩。」

网络解释:

开国元勋 (开国元勋画传图书)

  • 《开国元勋画传》是2001年6月1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吴殿尧。全书共四卷,200余万字,380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体例新颖、内容翔实。本画传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林彪、任弼时、邓小平、陈云、董必武、宋庆龄、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开国元勋伟大光辉的一生。
  • 开国元勋 (词语解析)

  • 元勋是指有特大功绩的人,开国元勋就是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 开国元勋的近反义词

    • 1、开国元勋们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
    • 2、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 3、在封建社会,许多开国元勋都难以逃脱兔死狗烹的悲剧命运。
    • 4、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萧颖达,本是开国元勋,功绩显赫,身体也非常。
    • 5、早在洪武六年,朱元璋目睹开国元勋飞扬跋扈,倚功犯法,特地命部铸造铁榜,写上申戒公侯的条令,警告他们不得倚仗功劳过于放肆。
    • 6、我们的开国元勋们都相当重视恐惧对理智的威胁。

    字义分解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AK
    • 五行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GYI
    • 五行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B
    • 五行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

    • 拼音xūn
    • 注音ㄒㄩ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MLN
    • 五行

    (名)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