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儆
拼音:shēn jǐng
注音:ㄕㄣ ㄐ一ㄥˇ

申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儆戒;训戒。

引证解释:

⒈ 儆戒;训戒。

《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甲子,下詔申儆官吏,求直言。”
《清史稿·礼志十二》:“詔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滥,严切申儆,且下培敬吏议。”
邹韬奋《抗战以来》五:“若任其摩擦,勇于私斗,必怯于公战,敌人与汉奸之所喜,即仁人志士之所忧,应由政府申儆全国。”

网络解释:

申儆

  • 申儆,汉语词汇。
  • 拼音:shēn jǐng
  • 释义:儆戒;训戒。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JHK

    (1)(动)说明;陈述:~言|三令五~。

    (2)(名)地支的第九位。参看〔干支〕。

    (3) 上海市的别称;

    (4) 姓氏;

    (5) 申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五点到十七点。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WAQT
    • 五行

    (动)使人警醒而不犯错误:惩一~百|以~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