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竹弹丝
拼音:chuī zhú tán sī
注音:ㄔㄨㄟˊ ㄓㄨˊ ㄉㄢˋ ㄙ
词性: 成语

吹竹弹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引证解释:

⒈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宋京镗《雨中花·重阳》词:“巷陌连鑣并轡,楼臺吹竹弹丝。”
明刘基《北岭将军庙碑》:“吹竹兮弹丝,女巫舞兮纷陆离。”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阮亭善为角徵之声,吹竹弹丝,易入人耳。”

网络解释:

吹竹弹丝

  • 吹竹弹丝,指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 吹竹弹丝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chuī
    • 注音ㄔㄨㄟ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QWY
    • 五行

    (1)(动)合拢嘴用力吐气:~口哨。

    (2)(动)空气流动:风~雨打。

    (3)(动)说大话:~牛。

    (4)(形)事情失败:这事~了。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UJF
    • 五行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XGF
    • 五行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