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体
拼音:bái tǐ
注音:ㄅㄞˊ ㄊ一ˇ

白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区别于黑体的笔画较细的一种铅字字体﹐如老宋体等。

引证解释:

⒈ 区别于黑体的笔画较细的一种铅字字体,如老宋体等。

网络解释:

白体

  • 白体亦称"绝对白体”。对来自外界各种波长的投射辐射均能通过反射的方式全部反射出去,而毫无吸收和穿透作用的一种理想化物体。反射率等于1。热射线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差悬殊。
  • 白体对所有波长的入射辐射的γ=1。现实中,白体也是不存在的,实际物体也只能或多或少地接近白体,如表面磨光的铜反射率为γ=0.97,被视为白体。凡是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
    • 1、随着胎龄的增加,微丝束、透明角质颗粒、核蛋白体增加,糖原逐渐减少。
    • 2、从此,这些原始的蛋白体,就在盛满琼浆玉液的海洋里,逐渐向着细胞,向着最初的生命迈进。
    • 3、蔡邕,一代大文豪、书法家,首创飞白体字,除此之外,他还是大才女蔡琰的父亲。
    • 4、近的作清楚地表明了核蛋白体包括许多不同的蛋白质。
    • 5、在筛管成熟期间,伴胞的细胞质较浓,内含辜富的核糖核蛋白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与筛管相连的细胞壁上有胞间连丝。
    • 6、而用冥照天玄幡稀释气海中液态玄冥真气成气态玄冥真气,来喂养冥鬼,让俞白体内的玄冥真气只留下三成左右。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SGG
    • 五行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