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
拼音: | là zhú |
注音: | ㄌㄚˋ ㄓㄨˊ |
词性: | 名词 |
蜡烛的意思
词语解释:
蜡烛
(1) 蜡制的固体照明用品
英
引证解释:
⒈ 蜡制的照明用品。通常做成圆柱形,中有棉纱芯,燃点纱芯以发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周仲智饮酒醉……举蜡烛火掷伯仁。
引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宋汤恢《倦寻芳》词:“餳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
茅盾《陀螺》五:“从早晨就供在客堂内长桌上的一对红而且粗的蜡烛已经明晃晃地点着了。”
国语词典:
用蜡或油脂制成的烛,多用于照明、喜庆或祭祀典礼。
网络解释:
蜡烛 (石蜡照明物品)
- 1、老师犹如蜡烛,点燃自己的身体,照亮了每个学生。
- 2、他用火柴点燃了蜡烛。
- 3、这屋子里积案盈箱,你可要小心手中的蜡烛。
- 4、现在的花用灯泡取代蜡烛,这样更加安全环保。
- 5、老师,您是蜡烛,给我们带来光亮;您是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您是米兰,默默的奉献自我。
- 6、我多么希望再过一次生日,多么希望再吹一次蜡烛。
字义分解
- 拼音là,zhà
- 注音ㄌㄚˋ
- 笔划14
- 繁体臘
- 五笔JAJG
- 五行火
là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zhà古代一种年终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