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力
拼音:shí lì
注音:ㄕˊ ㄌ一ˋ

十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卷二九。

如来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卷二九。

南朝齐谢镇之《与顾道士书》:“运十力以摧魔,弘四等以济俗。”

⒉ 指如来。

唐辩机《<大唐西域记>赞》:“道不虚行,弘在明德。遂使三乘奥义,鬱于千载之下;十力遗灵,閟于万里之外。”
唐王维《西方变画赞序》:“唯兹十力所护,岂与百身之赎。”
赵殿成注:“僧肇《维摩詰经》注:‘十力是如来的别称耳。十力备,故即以为名。’”

国语词典:

佛陀特有的十种能力。一处非处智力;二业异熟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

网络解释:

十力

  • 十力,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卷二九。 南朝·齐·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运十力以摧魔,弘四等以济俗。”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H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