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乱
拼音: | zéi luàn |
注音: | ㄗㄟˊ ㄌㄨㄢˋ |
贼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为非作歹,制造混乱。 2.祸乱。 3.指乱臣贼子。
引证解释:
⒈ 为非作歹,制造混乱。
引《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士仕者,污漫者也,贼乱者也,恣睢者也,贪利者也,触抵者也,无礼义而唯权埶之嗜者也。”
唐李华《质文论》:“文则奢,奢则不逊,不逊则诈,其行也痼瘠,天下诈极则贼乱。”
⒉ 祸乱。
引《史记·天官书》:“蚀大角,主命者恶之;心,则为内贼乱也。”
《左传·宣公二年》“大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唐孔颖达疏:“国内自有贼乱,非我所能禁之,故越境得免,由义絶故也。”
⒊ 指乱臣贼子。
引《汉书·李寻传》:“故曰朝廷亡人,则为贼乱所轻,其道自然也。”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夫警卫不脩,则患生非常。忽有醉酒狂夫,分争道路,既无尊严之仪,岂识上下之别。此为胡狄起於轂下,而贼乱发於左右也。”
网络解释:
贼乱
字义分解
- 拼音zéi
- 注音ㄗㄟˊ
- 笔划10
- 繁体賊
- 五笔MADT
- 五行金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